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有很多的家庭都很注重寶寶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嬰兒什么時候才能到長牙期,這樣就能知道該給寶寶吃些什么了,所以寶寶的出牙期一般都很重要。但是很多家庭不知道嬰兒什么時候才是出牙期,那么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嬰兒出牙期是什么時候吧。
嬰兒在6個月以前沒有牙齒,吃奶時靠牙床含住母親乳頭,進食其他半固體無渣食物時也靠牙床將食物壓爛,牙床是一道半圓形黏膜突起,比較堅硬,可以上下合攏。到6個月左右,嬰兒開始出牙,出牙是牙齒發育和嬰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出牙的過程是覆蓋牙齒上的牙槽骨自動吸收,牙根生長,將牙冠頂出牙齦。當牙冠將牙齦頂開一個小口以后,牙冠與牙齦之間的潛在間隙與口腔相通,口腔里的細菌就會進入這個間隙,可使牙齦發生輕度炎癥,出現紅腫癢痛。出牙的時間和順序是有一定規律的,下牙略早于上牙,常常是成對萌出,6—9個月出門牙,12~14個月出第一顆大牙,14~18個月出犬齒,第二顆大牙則要到2歲時才長出,但是不同孩子經常有差異。若1歲時未萌出門牙,或3歲時未出齊20顆乳牙,則要到醫院檢查是否發育有障礙。
嬰兒出牙時一般無特別不適,但個別嬰兒可出現突然哭鬧不安,咬母親乳頭、咬手指或用手在將要出牙的部位抓劃,口水增多,甚至有的嬰兒會發燒,食欲不振,腹瀉禾口生口瘡等,這些癥狀可能與牙齦輕度發炎有關。此時,母親要耐心護理,分散嬰兒的注意力,母親不要用手或筷子去抓劃牙齦。若小孩自己咬破或抓破牙齦,可涂少量龍膽紫藥水,一般不需服藥。因為一旦牙齒萌出,牙齦紅腫和上述癥狀就會自行消失或減輕。
下一篇:一歲半小孩便秘怎么辦才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得了腸胃炎癥狀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