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yǎng)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養(yǎng)生知識學習網站!
小兒疳積的問題,一定不能夠合適治療和調理,可以通過一些穴位按摩幫助小兒起到治療和改善的作用,揉板門、揉三陰這些穴位,可以很好地改善小兒疳積的問題。
1、傷食
表現:精神煩躁,夜間不能安睡,納呆,腹脹,腹痛拒按,或嘔吐食物殘渣,或大便腥臭,小便混濁或伴發(fā)熱,苔厚膩,脈滑數。
治法:消食導滯,和中健脾。
推拿配穴;揉板門2分鐘,清大腸2分鐘,推下七節(jié)骨1分鐘,推下承山1分鐘,嘔吐者配天柱骨和逆揉巨闕2分鐘。
2、積滯傷脾
表現: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面色萎黃,乳食不進或食后即餓,毛發(fā)干枯結穗,形體消瘦,頭大頸細,腹部膨脹(蛤蟆腹),脂肪消失,青筋暴露,苔膩舌質淡,脈濡細。
治法:益氣健脾,兼以消積。
推拿配穴:退六腑2分鐘,摩腹1分鐘,逆揉天樞1分鐘,刮四縫1分鐘,分腹陰陽1分鐘。
3、氣血兩虛
表現:精神萎靡,睡眠露睛(睡眠時兩眼不能閉合),食欲不振,或便秘或便不消化食物,面色魷白沒有光澤,形體干瘦如柴,四肢不溫,哭聲無力,舌質淡少苔,脈虛無力。
治法:益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
推拿配穴:補腎2分鐘,補脾3分鐘,推上三關1分鐘,揉三陰交2分鐘。
下一篇: 兒童消化吸收不好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孩長牙包怎么辦,是牙齦發(fā)炎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