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當小孩子出現身體發熱等輕微癥狀的時候,很多沒有經驗的父母不會警惕起來,覺得孩子不會有什么大事的,但這有可能是小兒麻痹的早期癥狀,所以要盡早送孩子去檢查。
1、前驅期小兒麻痹癥的表現有發熱、乏力、全身不適、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腸炎癥狀,持續1~4天。
2、癱瘓前期可在前驅期表現消失后1~6天再次發熱(雙峰熱),而至本期,或由前驅期直接進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頸強直、克氏征陽性等,同時小兒麻痹癥的表現常有全身肌肉疼痛、多汗等。
3、癱瘓期多于病程2~7日,體溫開始下降時出現癱瘓并逐漸加重,至體溫正常后停止。癱瘓有以下幾類:①脊髓型:最常見,呈不對稱弛緩性癱瘓,多為下肢,其次上肢,頸背肌、隔肌、脅間肌亦可癱瘓,近端大肌群較遠端小肌群癱瘓出現早且重,感覺多不受影響。這些都是常見的小兒麻痹癥的表現。
4、麻痹癥起先是發燒、頭疼、腹瀉、嘔吐和全身不舒服,家長往往認為是傷風感冒,或是消化不良。經過1-4天以后退燒,退燒幾天以后,再次發燒,而且比第一次還高。突出的表現是知覺過敏樣疼痛,不讓別人觸摸,同時伴有臉紅、頭痛、喉嚨痛、嘔吐、多汗,接著出現嗜睡等癥狀。經過3-7天以后出現麻痹,常見的部位是下肢。麻痹出現后1周,如果不繼續發展,則可以逐漸恢復。
下一篇:小兒腎病綜合癥能治好嗎?專家來告訴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臉上的白斑如何治療 寶媽們一定要知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