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發高燒后第一件事是快速降溫,采取必要的物理降溫方法,這樣可以避免身體遭受更大的傷害,如果高燒不退的話最好去看醫生,然后輸液等等。
1、分析一下發熱的原因
大多數發熱是由于感染引起的,而且以病毒為是最常見,象感冒、流感、麻疹、幼兒急疹、流行性肋腺炎等,其次是細菌感染,象扁桃腺炎、腥紅熱,流行性腦膜炎等,寄生蟲感染有些也有發熱,如瘧疾、黑熱病等,但比較少見;非感染性發熱有中暑、脫水、白血病、腫瘤、外傷或手術后等;還有些散熱障礙的疾病,象魚鱗廣泛性皮炎、汗腺缺乏癥等。當然有時不易區別,但把情況弄清后,可提供醫生參考。
2、觀察一下發熱類型
可用家庭常備的體溫表,準確測量腋下體溫、并作好記錄。37攝氏度以下算正常,38度以下算低燒、38--39度叫中度發燒,39度以上叫高燒,還要看看發熱持續的時間,伴隨發熱還有哪些癥狀等。
3、不要濫用抗生素
多數家庭都常備抗生素,孩子一發熱,馬上就給用上各種抗生素。這是不合適的,其一是抗生素多數對病毒無作用,反而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二是發熱本身是人體抗病能力消滅致病因素的正常反應,你用藥物殺滅了細菌病毒,就會影響吞噬細胞的增殖和抗體的產生,影響機體抗病能力的增強,所以不要過早應用抗生素。
4、慎用解熱退燒藥
低燒或中度發燒一般不用退燒藥,因為過早退熱也會影響免疫功能的建立,而且藥物退熱常會引起大汗、虛脫等不良反應。高燒時也要慎重用藥,控制在能達到降溫的最小劑量就可以了,不要連續服用,半歲以內的幼兒更要謹慎。
5、提倡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要比藥物化學降溫安全得多。可用涼毛巾敷前額,或在頭頸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兒頭、胸、四肢、手掌。沒有酒精,可用于54°的白酒代替,同樣能達到散熱降溫的作用。
下一篇:角質薄怎么修復?加強防護最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肝郁腎虛的癥狀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