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脫肛主要是指肛管以及直腸脫出的一種現象,長期如此的話,對于正常的排便,以及生活都會造成影響,而在治療用藥上可以采取一些中藥材,內服或者外用敷的方法。
1.中草藥內服療法: 黃芪、芡實各30克,白術、黨參、陳皮、柴胡、升麻、當歸各10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
2.涂敷療法: ①蟬蛻(焙黃)、黨參、黃芪各等量,共研細末,用菜籽油調勻,涂敷于肛門脫出的腫物上。
②生天南星30克,研成細末,溫開水調和,敷于百會穴,肛門脫出物回縮后洗去。
③蓖麻仁、前胡根各10克,同搗如泥,敷百會穴。每日換藥1次。此法還可治療胃下垂及子宮脫垂。
④煅龍骨、煅牡蠣、五倍子各15克,共研細末,瓶裝備用。每次大便之后,先用上法熏洗,再用此藥粉撒在脫出的肛管及直腸粘膜上,再托回肛內。然后將兩側臀部合攏,用寬膠布貼緊固定。至再次大便時除去,大便后再洗再涂。
⑤訶子、五倍子、煅龍骨各等份,共研細末,撒于肛門脫出腫物之上。每日2次。 ⑥蓖麻仁30克,去殼搗如泥,捻作餅狀,直徑約2厘米,敷貼于囟門上。
適用于小兒脫肛初起。 ⑦附子末、蔥白、大蒜瓣各等量,共搗如泥,如上法制作藥餅,敷于囟門上。適用于小兒脫肛日久手足發冷者。
3.煙熏療法: ①皂莢1個,放碗內燃燒,將漏斗反罩在碗上,令患者將鼻孔湊近漏斗口吸煙,打噴嚏后,肛門脫出物即回縮。
②五倍子30克研粗末,艾絨100克,將五倍子末揉入艾絨內,放桶內燃燒,令患者脫去內褲坐桶上熏治。待肛管及直腸回縮肛內,再用明礬粉輕輕揉擦。此法對小兒脫肛效果較好。?
下一篇:淡鹽水洗眼睛怎么弄,小小食鹽用處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保護視力怎么做?這些方法非常有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