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仙鶴草,為薔薇科龍芽草的全草,又稱脫力草、狼牙草、黃龍尾、石打穿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中醫認為,仙鶴草性味苦、澀,入肺肝脾三經,有止血健胃,治咯、吐、尿、便血,崩漏帶下,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傷等多種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仙鶴草的確有良好的抗癌作用,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仙鶴草含有仙鶴草素、仙鶴草內脂、鞣質甾醇、有機酸、維生素K等成份。作為臨床有效的收斂止血藥,可單獨或在復方中應用。許多年來,各地繼續發現仙鶴草有良好抗癌作用,更是引起普遍的關注。
一、仙鶴草究竟為何神物,惹山民喜愛?
仙鶴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坡林下、路旁、溝邊,也人工栽培。在閩江浙一帶,這種草較多見。當地村民有個經驗,在田間從事重體力勞動之后,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許多體質不佳的人,常感到極端乏力,疲憊不堪,甚至大汗淋漓。若此時,趕快用仙鶴草30克,用水煎煮,加入紅糖適量,攪拌均勻喝下,就可以立馬緩解癥狀恢復體力。因此,村民親切地稱仙鶴草為“脫力草”。
仙鶴草功效與作用,不僅在于單用煎服,治脫力勞傷、干嘔,而且可以配伍治病,如與大棗同用,能補血養血,治血虛面色萎黃;與黨參、熟地、龍眼肉等同用,治氣血虧虛,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與當歸、白芍配伍,治月經不調;與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醫治癰瘡;與蘇木、桃仁、大黃同用,治跌打損傷腫痛。每次鮮草用量是每次15~30克,水煎服。
下一篇:這朵“神奇”的野花到底有誰認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極其“丑陋”的這物卻比黃金還珍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