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回想小時候的那段時光,總是會感到懵懂,天真。那個時候,我們比較喜歡在山野田邊玩耍,要么在山坡上采摘一些野花野果,或者在田埂邊撲捉蛐蛐兒、蝴蝶。然而,有一件事情一直讓我們至今想起仍覺得好笑,那就是我們遇到了一個會放屁的蟲子。當時我們幾個小伙伴捉住了一個蟲子,沒想到那蟲子發出一股屁臭味,嚇得我們趕緊扔掉蟲子,而且那一邊都不敢吃飯,生怕那股味道影響我們的食欲和腸胃。
后來,我們才知道,這個蟲子原來是一味中藥,名喚九香蟲。九香蟲是半翅目,異翅亞目,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昆蟲,指甲般大小,狀如水龜。一般在春夏季節,爬在農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如果一不小心碰到它,它就會便放出一種奇臭難聞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又被稱作“臭板蟲”、“屁巴子蟲”、“放屁蟲”。但有意思的是,這個臭蟲為什么又被稱作九香蟲呢?那是因為這個臭蟲里含有九香蟲油,一經炒熟之后,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藥用美食,所以在它死后又贏得了“九香蟲”的美稱。
九香蟲還是一味藥用價值較好的中藥材。那么,這九香蟲究竟有什么樣的作用呢?中醫認為,九香蟲味咸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等作用,適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等癥;一般內服用量為3~9g。
下一篇:認知了這味藥絕對讓你受用一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萬人厭的“蟲子”竟專治小兒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