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yǎng)生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養(yǎng)生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土大黃[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土大黃[圖]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別名】紅筋大黃、金不換[江西、湖北]、血三七、化雪蓮、鮮大青[江蘇蘇州]
【來源】為蓼科酸模屬植物 土大黃 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以 根 和 葉 入藥。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葉隨用隨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肥厚而大,黃色。莖直立,紫綠色。基生葉具長柄;葉片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6~16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心形,全緣,背面有明顯的疣狀凸起,莖生葉卵狀披針形,互生,莖上部葉漸小,變?yōu)榘~,葉脈紅色;托葉膜質。夏季開淡綠色小花,由葉腋抽出花軸,輪生多數(shù)小花,排列成大形圓錐花序。花被6片,雄蕊6,雌蕊子房1室,頂端有3花柱,柱頭毛狀。瘦果卵形,有3棱,茶褐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腳、路邊、田野;亦有栽培。分布于山東、江蘇、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及廣東等省。
【栽培】喜涼爽、濕潤環(huán)境,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不宜粘土或低洼積水的地區(qū)栽培。種子繁殖,春、夏、秋季均可播種,條播,行距1.5尺,覆土1寸左右,保持土壤濕潤,約1周左右出苗,每畝播種量1.5~2斤。苗高1寸左右間苗,株距1尺。生長期間,培土1~2次,可促進根部生長。有蚜蟲為害時,可用樂果乳劑1斤加水2000斤噴殺。
【化學成份】根含蒽醌類。
【藥理作用】本品有止血作用。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殺蟲。用于肺膿瘍,肺結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損傷,燒燙傷,癰癤腫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瘡,濕疹,皮炎。
【用法用量】根、葉3~5錢(鮮品0.5~1兩);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附方】1、流行性乙型腦炎:土大黃鮮葉1~2兩,水煎。口服或鼻飼灌服,每天2~3次。高熱者可加安乃近;重型或極重型采用中西醫(yī)綜合治療。
【備注】以土大黃為名的草藥甚多,如同屬植物 羊蹄 Rumex japonicus Houtt.、 皺葉酸模 Rumex crispus L.、 巴天酸模 Rumex patientia L.、和 牛耳大黃 Rumex nepalensis Spreng. 及大黃屬植物 華北大黃 (山大黃)Rheum franzenbachii Munt 等,在不同地區(qū)也有稱土大黃者。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土大黃[圖]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一篇:土貝母[圖]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土八角的功效與作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