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嘔血和便血是消化道出血常見的重要癥狀。一般情況下,十二指腸提肌(又稱Treitz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血稱上消化道出血,以嘔血(hematemesis)為主;而下消化道出血以便血(hematochezia)為主。
嘔血的病因
1、假性嘔血和便血見于以下情況:
(1)咽下母血:嬰兒分娩時咽下母親產道的污血或吸入母乳頭部出血,作Apt試驗可鑒別母血與新生兒自身的血。
(2)口鼻腔損傷出血咽入消化道。
2、新生兒出血癥新生兒出血癥系維生素K缺乏所致。多在生后2~3天出現嘔血和便血,嚴重時可發生其他部位出血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癥,也可出現嘔血、便血。
3、其他較少見的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如DIC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各種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癥等。
4、消化道疾病:
嘔血和便血
(1)反流性食管炎:臨床表現為頑固性嘔吐,可有嘔血或便血,新生兒嘔血和便血常伴有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落后。
(2)應激性潰瘍:缺氧、顱內高壓、嚴重感染時可引起應激性潰瘍,消化道出血。
(3)急性胃腸炎:多數病原引起的急性胃腸道炎癥,除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外,嚴重者可出現便血和嘔血。
(4)腸梗阻:臨床表現為嘔吐、腹脹、嘔血或便血。
下一篇:脈象弱是怎么回事?不同的脈象代表不同的疾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缺鐵性貧血的癥狀表現及病理危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