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脾臟在人體臟器中具有喜燥惡濕的特性,如果濕邪犯脾,就會引發一些消化道疾病。下面我們看看脾濕脾虛的癥狀都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及時作出判斷,并且有效調養脾濕。
脾濕的癥狀有哪些?
1、寒濕
寒濕困脾是指寒濕內盛,困阻脾陽脾失溫運,以納呆,腹脹,便溏,身重為主要表現的寒濕證候。
表現為脘腹脹滿,口膩納呆,欲嘔,口淡不渴,腹痛便溏,頭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體腫脹,或身目發黃,面色晦暗,或婦女白帶量多,舌體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或沉細。
2、濕熱
濕熱蘊脾是指濕熱內蘊,脾濕健運,以腹脹,納呆,發熱,身重,便溏不爽為主要表現的濕熱證。
表現為脘腹脹悶,惡心欲嘔,口中粘膩,口渴不多飲,便溏不爽,小便短黃,肢體困重,或身熱不揚汗出熱不解,面目發黃色鮮明,或皮膚發癢,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還可以用以下方法來診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一起來了解下。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3、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后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
下一篇:幾種中藥補腎壯陽泡酒中藥料你一定要收藏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缺鋅害處大 超強補鋅食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