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肺源性胸悶其實也是常見的,很多人容易受到它的困擾,有時候是因為支氣管或者是肺部疾病所造成,必須警惕這些病癥,積極的治療應對,而且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焦躁。
一、病因
1.支氣管、肺疾病
以慢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最為多見,其次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重癥肺結核、塵肺、慢性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結節病、過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腫等。
2.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
較少見,嚴重的脊椎后、側凸、脊椎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胸膜廣泛粘連及胸廓形成術后造成的嚴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經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質炎。
3.肺血管疾病
罕見。累及肺動脈的過敏性肉芽腫病,廣泛或反復發生的多發性肺小動脈栓塞及肺小動脈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癥,發展成肺心病。
二、藥物治療
(1)控制感染:參考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類、氨基糖甙類、喹諾酮類及頭孢類抗生素。原則上選用窄譜抗生素為主,選用廣譜抗生素時必須注意可能的繼發真菌感染。
(2)氧療:通暢呼吸道,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尿量增多,水腫消退,腫大的肝縮小、壓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劑,但對治療后無效的較重可適當選用利尿、強心或血管擴張藥。
(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經過治療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續存在可根據心律失常的類型選用藥物。 2.緩解期 采用中西藥結合的綜合措施,目的是增強的免疫功能,去除誘發因素,減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發生,逐漸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復。
三、預后情況
肺心病常反復急性加重,隨肺功能的損害病情逐漸加重,多數預后不良,但經積極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下一篇:肝血管瘤肝區疼痛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尿酸血癥的危害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