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半夏是一種常見的中藥,它廣泛的分布在中國的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等地區,它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當然半夏的炮制方法也是比較的多,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①生半夏: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②法半夏:
【制作方法】:取凈半夏,用涼水浸漂,避免日曬,根據其產地質量及其顆粒大小,斟酌調整浸泡日數。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時,每半夏100斤加白礬2斤,泡1日后再進行換水,至口嘗稍有麻辣感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塊,加水煎湯,用甘草湯泡石灰塊,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攪拌,使其顏色均勻,至黃色己浸透,內無白心為度。撈出,陰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礬2斤,甘草16斤,石灰塊20斤)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③姜半夏:
【制作方法】:取揀凈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悶潤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性狀】:本品為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④清半夏:
【制作方法】:取揀凈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項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嘗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礬與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悶潤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礬12斤8兩,夏季用14斤8兩)
【性狀】:本品為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片狀,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下一篇:o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揭秘正確答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糖尿病腎病飲食,今后一定要吃對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