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耳石癥眩暈這種疾病并不常見,所以很多人也不懂得如何治療,實際上,醫學上針對該疾病可以采取手術療法或者復位手法治療,但如果病情比較輕的話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
一、耳石癥常見的治療方法
耳石病也稱體位性眩暈、位置性眩暈或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人類之所以能夠正常活動,是因為在雙側的耳內有調節身體平衡的器官。近來的病理學研究支持本病系無機質沉淀于后半規管壺腹,使后者對重力的敏感性增加所致。早期研究者認為此病是半規管病變,但鑒于眩暈由頭部的位置所誘發而非頭部的活動,后來認為系耳石器官的病變。
二、保守治療
此癥預后良好,可在一年左右不治自愈。個別長期不愈者可采用對癥療法,如口服安定、谷維素藥物。亦可采用強迫體位鍛煉,利用具有疲勞反應的特性,每日固定在誘發體位上進行長期鍛煉,久之即可適應而不再有眩暈感。如眩暈嚴重,應用4%利多卡因、硫酸鏈霉素做鼓室內注射,可收良效。
三、手術治療
耳石病誘發眩暈癥狀的主要原因在于囊斑脫落的耳石隨著頭位的運動而撞擊半規管,而后產生刺激傳至前庭中樞產生的位置感錯覺。因此,其間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即耳石漂移的流體動力學和耳石撞擊半規管產生神經沖動的傳導基礎。根據這種推論,可以將BPPV的手術治療分為流體動力學和神經阻斷兩類,前者包括半規管阻塞術,后者為單孔神經或前庭神經切斷術。
四、復位手法治療
耳石癥雖然痛苦,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很好的治療方法。該方法不需服藥,效果奇特,可以說是立竿見影。這種治療方法叫做“手法復位治療”。
該療法的有效率為71%~92%。管石復位法主要用于后半規管和上半規管BPPV的治療,通過手法使患者變換5個位置,從而使后半規管和上半規管的管石碎片通過總腳進入橢圓囊。雖然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一般要經過數周或數月甚至數年癥狀才能緩解,發作期可伴惡心、嘔吐,但一般無聽力障礙、耳鳴等癥狀,無中樞神經癥狀及體征,緩解期可無任何不適。而予手法復位治療后,大部分患者耳石復位成功后癥狀隨即消失,快速為患者解除眩暈所帶來的痛苦。
下一篇:腦梗塞的早期癥狀,今后要懂得綜合判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晚上胃疼是怎么回事?專家為你答疑解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