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現如今,隨著現在實體經濟的不斷下滑,很多年輕人因為就業的壓力,因而不得不選擇非常勞累的工作。但是他們在長期工作過后,有的年輕人就會抱怨自己經常出現頭痛,耳鳴,甚至一些失眠的亞健康狀況,其實這就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我國傳統醫學理論,通過按摩頭上的某些穴位對于緩解一些亞健康狀況是非常有好處的,那么按摩頭上的穴位有什么好處呢?
頭部按摩四法
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高骨合用,稱之為頭部按摩四法,常用于頭痛、輕型感冒發熱發汗等癥,也用于平時的保健按摩。開天門俗稱“開天眼”,有醒腦、明目、增智的作用。
(1)開天門。兩手拇指交替從眉心推至前發際,每天一至兩次,每次30~50遍。開天門能疏風解表,開竅醒腦,鎮靜安神。常用于外感發熱、頭痛等癥,若驚惕不安,煩躁不寧可與清膽經、揉百會合用。
(2)推坎宮。兩手拇指分別從眉心同時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
開天門兩次,每次30~50遍,適用于外感發熱、驚風、頭痛,也適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療目赤,可與清膽經、掐揉魚際交、清天河水合用。
(3)揉太陽。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即太陽穴。此法有補瀉之分。用雙手中指羅紋面著力或雙手拇指羅紋面著力,從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運動為補法,由前向后直推為瀉法,稱為推太陽。每天一至兩次,每次30~50遍。補法可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驚風、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勞、安神健腦,對偏頭痛也有很好的療效。外感表實頭痛用瀉法,推太陽主要用于外感發熱。
(4)揉高骨。耳后入發際處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緣下凹陷中偏上,相當于風池穴。用兩手拇指著力分按兩穴揉圈,每天一至兩次,每次30~50遍,用于頭痛、感冒頭痛、驚風、煩躁不安。
頭部其他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紹
(1)揉百會。百會位于兩耳尖直上與頭頂正中線交會處,每天揉一至兩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壓3~5分鐘,用于頭痛、感冒鼻塞、脫肛、遺尿、驚癇。百會為諸陽之會,按揉能安神鎮驚,升陽舉陷。治療驚風煩躁等癥,多與清肝經、清心經、掐揉魚際交合用;脫肛、遺尿、尿頻常與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揉丹田合用。
通過以上幾段文字到一個詳細的講解,相信大家對于按摩頭上的穴位這個問題,應該有了一個更加清晰全面的認識了吧!除此之外,我還要補充一下,無論大家的工作有多么的忙碌,我們都要多抽時間給我們的大腦進行一個放松,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不靠維持好我們的大腦健康。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