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丙肝也叫丙型肝炎,是由丙型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一疾病的傳染率是很高的,而且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威脅,要及時治療,治療丙肝常見方法是使用丙肝干擾素,但是也會引起一些副作用。
一、丙肝干擾素的副作用多
醫生表示,治療肝病的藥物干擾素,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它可引起發熱、頭痛等類似流感的癥狀,一般可隨治療時間的延長而減輕、消失,還可能出現皮疹、白細胞減少、脫發、抑郁、甲亢等,治療過程中需定期復查;利巴韋林在開始應用的幾周內可引起溶血,還可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因此育齡女性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采取避孕措施。
同時, 在出現這些不良反應時,應該及時就醫,因為自行用藥、或用藥不當容易加重肝臟的損傷。
二、治療方法
1.抗病毒治療方案
在治療前應明確患者的肝臟疾病是否由HCV感染引起,只有確診為血清HCVRNA陽性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目前得到公認的最有效的方案是:長效干擾素PEG-IFNα聯合應用利巴韋林,也是現在EASL已批準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療的標準方案(SOC),其次是普通IFNα或復合IFN與利巴韋林聯合療法,均優于單用IFNα。聚乙二醇(PEG)干擾素α(PEG-IFNα)是在IFNα分子上交聯無活性、無毒性的PEG分子,延緩IFNα注射后的吸收和體內清除過程,其半衰期較長,每周1次給藥即可維持有效血藥濃度。
2.一般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有確切證據提示干擾素治療能夠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發作后8-12周進行,療程為12-24周。最佳治療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但早期治療對于基因1型高病毒載量(>800000logIU/ml)的患者更為有效。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應在治療前評估患者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肝功能反復異常者或肝穿組織學有明顯炎癥壞死(G≥2)或中度以上纖維化(S≥2)者,易進展為肝硬化,應給予抗病毒治療。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①代償期肝硬化(Child-PughA級)患者,盡管對治療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為使病情穩定、延緩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發癥的發生,建議在嚴密觀察下給予抗病毒治療。②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多難以耐受IFNα治療的不良反應,有條件者應行肝臟移植術。
下一篇:手指關節脫臼怎么辦,應及時復位固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氧化碳中毒癥狀有什么表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