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胃底食管靜脈曲張最主要的病因就是肝硬化,會出現急性的消化道出血,嚴重的會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因此及時確診治療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們來了解這一疾病的相關癥狀。
1.原發病的表現門脈高壓癥90%為肝硬化引起,而肝硬化患者常有疲倦、乏力、食欲減退、消瘦,10%~20%患者有腹瀉。可見皮膚晦暗乃至黝黑或輕度黃疸,皮下或黏膜出血點,蜘蛛痣,肝掌,脾大及內分泌紊亂表現,如性功能低下、月經不調(閉經或過多等)和男性乳房發育等。
2.門脈高壓癥表現有腹水和水腫、腹壁靜脈曲張和痔靜脈曲張以及脾大。
3.出血及其繼發影響肝硬化患者牙齦、皮下及黏膜出血是常見的癥狀。如果胃腸道明顯出血(嘔血與黑便),其主要出血來源為曲張靜脈破裂和門脈高壓性胃病。曲張靜脈主要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也可在胃的其他部位或腸道任何部位。大量迅速失血可立即出現血流動力學改變,血容量迅速減少,回心血量也減少,心排血量減少,血壓下降,脈壓縮小,心率加快,體內各器官組織灌注不足、缺氧,導致功能和形態上的損傷,病情更加復雜。失血后,通過自身調節作用,首先出現交感神經興奮,使容量血管收縮,血循環并不立即發生明顯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如繼續出血,阻力血管收縮,則見外周皮膚溫度下降。
但交感神經興奮對內臟(心、腦等)血管的收縮作用不明顯,這就使循環血容量能較多地供應生命器官。當這種代償作用不能使血管床適應血容量減少時,心室充盈壓降低,心排血量減少,中心靜脈壓下降,心率加速,各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隨之發生代謝障礙,酸性代謝產物積聚,阻力血管不能維持其高度張力,對腎上腺素能性刺激不再發生反應,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漏出,進一步引起血流動力學變化,導致嚴重組織損傷。因而有心率失常、心衰及肝功能進一步惡化,甚至出現黃疸、水腫和腹水增加及肝腎綜合征。患者煩躁不安,淡漠或意識喪失,可能為大量失血使腦血流量減少所致。當腦血流量減至50%時,這些現象就很明顯,隨后也可出現肝性腦病。失血患者,握拳后伸展手掌時,掌上皺紋蒼白,提示血容量損失50%。如果患者在平臥時出現休克,則損失血容量約50%;如只在立位出現休克,則失血量約20%~30%。如將患者頭部抬高75°,3min后血壓下降20~30mmHg,或者檢查患者在仰臥位時的血壓與脈率,和直立位時檢查結果比較,直立位的血壓降低10mmHg,脈率增加20次/min,則失血量超過1000ml。因此,根據臨床癥狀可以估計大致的失血量。大量失血后,蜘蛛痣與肝掌可暫時消失,脾也可縮小。血容量補充之后,循環功能恢復后又可復原。
下一篇:蒼耳子油治療鼻炎,方法很可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預防甲狀腺結節,常見的預防措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