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肉毒桿菌是一種致病性比較強的細菌,當人誤食了含有肉毒桿菌的食物以后,往往會出現一些中毒性的疾病,如果搶救不及時,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肉毒桿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通過變質的食物傳播,多見于一些肉制品,比如說豬肉,臘肉,腌肉或者是一些變質的肉質罐頭等等。
(一)傳染源 家畜、家禽及魚類為傳染源。
本菌芽胞廣布于自然界,病菌由動物(主要是食草動物)腸道排出,污染土壤及岸沙土,由此污染飲食品制作罐頭,如加熱不足,則其所產芽胞不被消滅,加之缺氧環境,造成肉毒桿菌大量繁殖,產生大量外毒素。
(二)主要通過食物傳播
多見于腌肉、臘肉、豬肉及制作不良的罐頭食品,部分地區曾因食用豆豉、豆瓣醬、臭豆腐、米送乎乎及不新鮮的魚、豬肉、豬肝而發病。肉毒桿菌的繁殖,不一定需要嚴格的乏氧條件及適當的溫度,e型菌可在6℃低溫繁殖并產生毒素;a型及b型菌能產生蛋白水解酶,使食物變質;而e型菌不產生此酶,食物可不變質,易疏忽而致病。
戰爭環境中,敵方可利用肉毒毒素經氣溶膠方式傳播,廣泛污染飲水,糧食及器物,如不及時處理,可造成集體中毒。
(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不引起人與人之間傳染。嚴格管理與檢查食品,尤應注意罐頭食品、火腿、腌臘食品的制作和保存。食品罐頭的兩端若有膨隆現象,或內容物色香味改變者,應禁止出售和禁止食用,即使煮沸也不宜食用。谷類及豆類亦有被肉毒桿菌污染的可能,因此禁止食用發酵或腐敗的食物。
下一篇:急性扁桃體發炎的癥狀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這些都是hpv病毒感染后的癥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