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吳茱萸是屬于一種植物中藥,一般可以治療一些身體疾病,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還可以起到治療腹瀉的功效,對身體非常好,吳茱萸不僅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可以治療一些皮膚疾病,以及皮膚傷口等。
吳茱萸功 能
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
主 治
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
相關配伍
1、《傷寒論》吳茱萸湯:與生姜、人參等同用,治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沬,苔白脈遲等。
2、《醫方簡義》導氣湯:與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3、《類編朱氏集驗醫方》雞鳴散:與木瓜、蘇葉、檳榔等配伍,治寒濕腳氣痛,或上沖入腹。
用法用量
2~5g。外用適量。
禁 忌
本品辛熱燥烈,易耗津氣動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陰虛有熱者忌用。孕婦慎用。
炮制方法
1、吳茱萸:除去雜質。
2、制吳茱萸:取甘草搗碎,加適量水,煎湯,去渣,加入凈吳茱萸,悶潤吸盡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吳茱萸,用甘草6kg。)
生理特性
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粒。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實。
炮制方法
1、吳茱萸:除去雜質。
2、制吳茱萸:取甘草搗碎,加適量水,煎湯,去渣,加入凈吳茱萸,悶潤吸盡后,炒至微干,取出,干燥。(每l00kg吳茱萸,用甘草6kg。)
性 味
味辛、苦,性熱。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