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小孩子由于消化系統不太完善,在吃東西的時候很容易發生一些消化不良的事情發生,有時候會出現嘔吐,有時候會出現拉肚,一旦小孩子出現拉肚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孩子長時間拉肚,容易造成脫水,引起發燒,還有的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的情況,面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應該吃一些什么藥比較好呢?我們一起來看下專家怎么說的:
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
按時添加輔食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添加輔助食品時,品種不宜過多,變換不宜過頻,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后,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具體而言,添加輔食時,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種,從少至多,逐漸增加。一般在出生后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2至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4至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
下一篇:動脈導管未閉對孩子有什么影響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兒臉起癬怎么治療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