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都知道,現在醫學上面還是比較發達的,就算寶寶不足月,但是如果保養比較好,也是能夠存活。早上在當下也是比較常見的,寶媽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健康,如果早產太早的話,也可能會威脅到孩子生命,那么胎兒早產多少周能存活。
從發育程度看,24周是胎兒存活的關鍵點
嬰兒出生能不能存活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心肺功能的發育程度。
所以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胎兒發育的幾個關鍵階段,尤其是心、肺結構和功能的發育進程:
1、在孕7周,心臟和肺臟初步成型,但是并沒有相應的功能。在接下來的第3至6月期間會繼續發育。
2、在18至20周心臟出現規律性搏動,可以用超聲多普勒監測,到22周可以用聽診器聽到胎兒心音,即這時胎兒心臟具備了基本的泵血功能。
3、肺臟發育相對更緩慢,直到23至24周,才發育成型,2型肺泡細胞開始出現,并開始分泌對于今后促進肺膨脹維持肺泡表面張力至關重要的一種表面活性物質。但是,仍不具備呼吸功能。直到7個月即孕28周,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才基本發育成熟,而具備呼吸功能。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24周、28周是兩個關鍵時間點。因此,醫學上一般認為22周前出生的早產兒不能存活,原則上24周之前通常以流產處置。
0123周胎兒僅17%的存活率,胎齡越小存活率越低
胎兒發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越是發育成熟胎兒出生后存活的機會越大。
1、在現在醫學技術發展之前,自然狀態下通常7個月以后出生的孩子才可能存活。
2、24周至28周之間在出生的早產兒由于肺功能仍然發育不全,需要依靠呼吸機來維持呼吸。
3、28周后出生早產兒通常具備良好呼吸能力,因而一般會存活。這也就是我國民間所謂“七活”(即7個月可以存活)的道理所在。
即便在現代醫學技術高度發展情況下,出生越早的早產兒也就意味著越不成熟,殘疾和死亡機會也就越高。
有資料統計,在現代醫學技術支持之下妊娠期長度與存活率之間關系大致為: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31周90-95% ,32-33周95% ,34+周存活率與足月寶寶幾乎一樣。
據資料記載,世界上最早出生并存活的早產兒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所以說,基于胎兒發育的基礎上,胎兒的存活是一個概率問題,是否能夠活下來還需要靠現在發達的醫學科技才能實現。
下一篇:寶寶翻白眼怎么回事?三個常見原因揭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腿部肌張力高,三大表現要注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