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子宮內膜肉瘤是子宮內膜細胞的一種腫瘤,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低度惡性腫瘤或者是高度惡性子宮內膜肉瘤,病情發展速度快,容易出現陰道流血或者是月經量增多等,還會容易導致腹部疼痛嚴重,容易出現血瘀等癥狀。
臨床表現
1.不規則陰道流血、月經增多、陰道排液、貧血、下腹痛等。
2.子宮增大,早期的盆腔檢查所見與子宮壁間肌瘤相似。
3.從宮頸口或陰道內發現軟脆、易出血的息肉樣腫物。
4.腫物破潰合并感染,可有極臭的陰道分泌物。
檢查
1.鏡檢特點
子宮內膜腺體分散、減少,甚至腺體完全消失。
瘤細胞均勻密集,呈梭形、圓形或多角形,核大,少見瘤巨細胞,核分裂象多,胞漿多少不定,在少見情況下頗似蛻膜樣細胞,可出現腺樣分化。
肉瘤細胞異型性不一:異形性小,瘤細胞浸潤性生長及核分裂象是診斷肉瘤的主要依據。瘤細胞異型性大時,可出現畸形核、巨核及多核,做嗜銀染色時,每個瘤細胞均在嗜銀纖維內。
瘤細胞胞漿像早期增生期子宮內膜間質細胞。
2.術前診刮
對子宮內膜間質肉瘤有一定價值,但其息肉樣病變基底部寬,診刮有一定的局限性。
3.彩色多普勒測定
檢測子宮及腫物的血流信號及血流阻力。低阻血流者,要高度懷疑子宮肉瘤。
4.B超檢查
子宮明顯增大,瘤體邊界不規則,與肌層分界不清,其回聲為均勻的低回聲,或呈網格狀蜂窩樣強弱不均回聲,類似葡萄胎。
治療
1.手術治療
對于已經診斷為子宮肉瘤的患者,應該考慮給予及時的手術治療。
(1)低度惡性內膜間質肉瘤手術范圍: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不宜保留卵巢。即使發生廣泛轉移,仍應將病灶盡可能切凈。肺轉移患者行肺葉切除術。
(2)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術后易復發。對晚期患者,可做姑息性手術,以緩解癥狀,術后輔助放療和化療。
2.化療
(1)低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用以順鉑(DDP)或異環磷酰胺每3周1次為主的方案。
(2)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用IAP方案(異環磷酰胺+ADM+順鉑)。
3.放療
適應證:術后有殘存病灶者、Ⅰ期以上患者、高度惡性子宮內膜間質肉瘤。
(1)術后體外照射需根據術后殘瘤及轉移灶的情況制定治療方案,術后體外照射的設野與術后預防性盆腔照射大致相同。
如:盆腔中心部位有肉瘤殘存:全盆腔照射腫瘤量提高到40Gy,中央擋鉛四野照射仍為15Gy。
盆壁腫塊較大:在完成全盆及四野照射之后可再縮野照射10~15Gy。
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另外設野,照射劑量為45~55Gy,每周8.5Gy,4~6周內完成。
當病變范圍超出盆腔范圍時,可再在上腹部增設一野,照射野面積根據病變范圍劃定,對肝、腎部位需要擋鉛遮蓋。如肺部轉移灶范圍較小時,可以對肺部轉移灶設野行體外照射。
下一篇:衛生棉條使用方法 衛生棉條應該這樣使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康復要怎樣做才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