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人體中的白蛋白是有體內的肝臟合成的,其濃度可以反映出肝臟的現有功能,是否受損等。一般偏高的話患者會出現腹瀉、嘔吐、大量出血等眾多不良反應。
一、什么是白蛋白?
白蛋白又叫做清蛋白,主要是由是肝臟合成的,血清中白蛋白的濃度可反映肝臟是否受損以及受損的嚴重程度,同時白蛋白水平的改變還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性繼癥,因而測定白蛋白用于患者狀態的非特異監視,尤其是對乙肝患者來說。
白蛋白的正常值:
新生兒28~44g/L;14歲后38~54g/L;成人 35~50g/L;60歲后 34~48g/L。
二、白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白蛋白偏高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嚴重的脫水和休克,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大量出血等。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個體營養狀態的評價指標。有時血液濃縮時可導致蛋白濃度相對增高,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也可導致血清中白蛋白濃度增高,從而引起白蛋白偏高。因此如果肝病患者出現白蛋白升高的話,需要盡快來醫院做個肝功能檢查,看是否伴有其它方面的并發癥疾病,然后再做科學的治療。
三、白蛋白偏高的危害
白蛋白能夠反映肝臟的合成功能,一般情況下,白蛋白偏高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嚴重的脫水和休克,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大量出血等。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也可導致血清中白蛋白濃度增高,從而引起白蛋白偏高。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影響。如果在飲食中攝入過多的白蛋白含量,也會使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上升。白蛋白對維持循環血容量,維持血壓和循環灌注有決定性作用。
下一篇:晚上咳嗽厲害怎么辦?需控制飲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痛風和風濕有什么區別,你不可不知道的知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