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脊髓進行性機萎縮這樣的疾病,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因為它的出現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癱瘓和肌肉萎縮的可能性。對于脊髓進行性肌萎縮的表現,也是可以及時發現的。
1.嬰兒脊髓性肌萎縮
也稱為SMA-I型或Werdnig-Hoffmann病。本型為3型中最為嚴重,據國外報道,發病率為1/2萬活產兒。約1/3病例在宮內發病,胎動變弱,半數在出生時或出生后的最初幾個月即可發病,且幾乎均在5個月內發病。罕見能存活1年,這些患兒在胎兒期已有癥狀,胎動減少,出生后即有明顯四肢無力,喂養困難及呼吸困難。
臨床特征表現:
(1)對稱性肌無力:首先雙下肢受累,迅速進展,主動運動減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不能獨坐最終發展手足尚有輕微活動。
(2)肌肉弛緩,張力極低:患兒臥位時兩下肢呈蛙腿體位(圖1),髖外展,膝屈曲的特殊體位。腱反射減低或消失。
(3)肌肉萎縮:可累及四肢、頸、軀干及胸部肌肉,由于嬰兒皮下脂肪多,故肌萎縮不易發現。
(4)肋間肌麻痹:輕癥者,可有明顯的代償性腹式呼吸,重癥者除有嚴重呼吸困難外,吸氣時可見胸骨上凹陷,即胸式矛盾呼吸,膈肌運動始終正常。
(5)運動腦神經受損:以舌下神經受累最常見,表現舌肌萎縮及震顫。
(6)預后健康搜索不良,平均壽命為18個月多在2歲以內死亡。
2.少年型SMA
也稱為SMA-Ⅱ型、中間型SMA或慢性SMA,發病較Ⅰ型稍遲,多于1歲內起病,進展緩慢。患兒在6~8個月時生長發育正常多數病例表現以近端為主的嚴重肌無力,下肢重于上肢;許多Ⅱ型患兒可獨坐,少數甚至可以健康搜索在別人的幫助下站立或行走,但不能獨自行走;多發性微小肌陣攣是主要表現;呼吸肌吞咽肌健康搜索不受累,面肌不受累括約肌功能正常。
下一篇:指甲發炎怎么辦,要怎樣解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脊髓病變好治嗎,如何治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