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yǎng)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養(yǎng)生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普及的馬桶雖然奢華便捷,但帶來了種種現(xiàn)代化之病——痔瘡、便秘、大腸炎、闌尾炎和結腸癌。人們常認為這些問題的癥結在于攝入的食物纖維不夠,實際上罪魁禍首確實——如廁姿勢不對。以坐姿排便時,恥骨直腸肌只是部分放松,只有以蹲姿排便時,肌肉才完全放松,這樣排便不僅更輕松也更加徹底。如果不方便用蹲廁的話,也可以腳踩在小板凳上如廁,以減少大腿和軀干的夾角,達到模擬自然蹲姿的效果。
真相:這是國外的一個如廁產品的廣告,在刪除了其中有關產品的內容之后,本意可能是為了告訴大家正確健康的如廁知識。不過,這個信息圖示里所說的東西并不科學,蹲著拉確實可以使排便用力更少,減少排便時間,但是坐著拉也并不是各種肛腸疾病的禍首,而腳踩小板凳試圖模擬蹲著拉的效果則完全是坑爹。
蹲,確實更順暢
認為蹲姿排便比坐姿好的理論依據主要在于一塊被稱為“恥骨直腸肌”(puborectalis)的肌肉。這塊肌肉從一側恥骨出發(fā),在直腸后面繞一圈,再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huán),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稱為“肛腸角”(anorectalangle)。一般坐姿的肛腸角大約是80-90°,而蹲姿時肛腸角可以達到100°左右。理論上來說,肛腸角越大,排便時所費的力氣較小。
下一篇:改掉一個習慣立馬旺財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個小物件看出男人出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