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中醫治療疾病的觀點一般都是從內有外的進行調節,從根本解決問題,并且中醫治療對患者的身體沒那么大。中醫治療頸動脈硬化的方向是使用食療法,利用食物來調節患者的身體情況,緩解疾病。
(1)大蒜粥:粳米100克,紫皮大蒜30克。蒜去皮后,置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將粳米入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入蒜,同煮為粥。每日晚間食用。本方具有溫陽活血化瘀之效,用于陽虛寒凝、瘀血阻絡者,瘀熱阻滯者慎用。
(2)楂梨膏:肥山楂、甜梨各10千克。均去核,共搗取汁,入鍋煎熬,加煉蜜120克收膏。任意服之。本方用于各證型之閉塞性動脈硬化。
(3)赤小豆粥:赤小豆適量,浸泡半日后,同粳米100克,煮粥。每日1次。
(4)蘿卜粥:新鮮蘿卜250克,粳米100克。將蘿卜切碎,同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
(5)烏杞湯:首烏、枸杞、澤漆各30克。每日煎水至300毫升,每日2次,每日1劑。本方具有滋陰補腎之效,用于腎陰陽俱虛或腎陰不足者。
(6)人參銀耳湯:人參5克,銀耳10~15克。先將銀耳用溫水浸泡12小時,洗凈。人參切成小片,用文火煮熬2小時,再入銀耳煮熬1小時。分早晚2次服。本方具有益氣補血之效,用于氣血兩虛者。
(7)桃仁粥:桃仁10克,粳米50~100克。桃仁煮熟去皮尖,取汁和粳米同煮粥食。每日服1 次。本方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用于瘀血阻絡者。
下一篇:腎動脈硬化治療方法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膽囊息肉的中醫治療方法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