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小兒麻痹癥怎么治是父母們擔心的問題。隨著麻痹癥后遺癥的患者逐年上升,使得很多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給家屬們帶來了極大的負擔。那么小兒麻痹癥該怎么治?
小兒麻痹癥的病因
1、抵抗力
脊髓灰質炎病毒對一切已知抗生素和化學治療藥物不敏感,能耐受一般濃度的化學消毒劑,如70%乙醇及5%煤酚皂液。0、3%甲醛、0、1mmol/L鹽酸及(0、3~0、5)×10-6余氯可迅速使之滅活,但在有機物存在時可受保護。加熱至56℃30min可使之完全滅活,但在冰凍環境下可保存數年,在4℃冰箱中可保存數周,在室溫中可生存數日。對紫外線、干燥、熱均敏感。在水、糞便和牛奶中可生存數月。氯化鎂可增強該病毒對溫度的抵抗力,故廣泛用于保存減毒活疫苗。
2、抗原性質
利用血清中和試驗可分為Ⅰ、Ⅱ、Ⅲ三個血清型。每一個血清型病毒都有兩種型特異性抗原,一種為D(dense)抗原,存在于成熟病毒體中,含有D抗原的病毒具有充分的傳染性及抗原性;另一種為C(coreless)抗原,存在于病毒前殼體內,含C抗原的病毒為缺乏RNA的空殼顆粒,無傳染性。病毒在中和抗體的作用下,D抗原性可轉變為C抗原性,失去再感染細胞的能力。加熱滅活的病毒即失去VP4和核糖核酸,而成為含有C抗原的病毒顆粒。應用沉淀反應與補體結合試驗可檢出天然D抗原及加熱后的C抗原。
3、宿主范圍和毒力
人類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儲存宿主,猴及猩猩均為易感動物。病毒與細胞表面特異受體相結合并被攝入細胞內,在胞質內復制,同時釋出抑制物抑制宿主細胞RNA和蛋白質的合成。
天然的脊髓灰質炎病毒稱為野毒株,在實驗室內經過減毒處理的病毒株稱為疫苗株。疫苗株僅當直接注射到猴中樞神經系統時才能引起癱瘓,而對人神經細胞無毒性。疫苗株病毒,特別是Ⅲ型病毒,在人群中傳播時可突變為具有毒性的中間株。對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最可靠鑒別方法是進行核酸序列分析。
原先存在于腸道內的其他腸道病毒(柯薩奇和埃可病毒等),可對口服疫苗株病毒產生干擾現象,使之不能定居于腸黏膜上及進入血液循環,從而降低其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能力。
小兒麻痹癥癥狀
1、肢體肌肉萎縮無力、肢體變形、上下肢活動困難、關節不穩定、雙側肢體不等長等。
2、髖關節攣縮屈曲或者松弛不穩,甚至形成髖關節脫位。膝關節屈曲畸形、小腿向內彎或者向外彎等均為小兒麻痹后遺癥的癥狀。
3、小兒麻痹后遺癥癥狀還表現在腳,腳也可以發生各種畸形,例如走路時腳跟不能落地或腳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內翻用腳背外側走路等。
4、另外,身體其他處也可發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彎曲畸形、骨盆的傾斜畸形等等。
5、沒有接種小兒麻痹癥疫苗或接種的不成功,如疫苗過期、熱水服用或沒有按規定服完小兒麻痹癥糖丸疫苗。這也是小兒麻痹癥的診斷依據。
下一篇:怎樣判斷嬰兒腦癱?可從這些姿勢上觀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高燒小皰疹, 謹防手足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