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作別阿里,逍遙自今始|鈦媒體焦點
分類: 最新資訊
養生詞典
編輯 : 養生知識
發布 : 09-13
閱讀 :66
9月10日,對于阿里巴巴有著特別的意義。馬云出生、阿里巴巴創立、馬云卸任都在這一天;還有阿里巴巴一些既定事項的擇日,比如六月二十號宣布蔡崇信接任集團董事長、吳泳銘出任集團CEO,也在這一天正式完成交接;另外,阿里巴巴一些重磅消息也會選擇在當日一并公布,就像這次,張勇(逍遙子)作別阿里巴巴。張勇卸任的消息,讓大多數人感到意外。距離上次(3月28日)阿里巴巴1+6+N組織架構變革,距離上上次(2022年12月29日)張勇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團CEO,變化實在有些快。但這似乎也是一次徹底的革新,對張勇,對阿里巴巴,都是如此。主動提出離開9月10日,蔡崇信發出的阿里巴巴全員信中提到:“公司啟動了24年來最大的1+6+N組織變革。在逍遙子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整個變革在各業務持續發展的同時穩步推進,到目前為止這一次變革已經基本成型,初見成效,為下一階段的公司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隨著改革的平穩過渡,逍遙子向集團提出他將卸任阿里云董事長與CEO的職務。經過慎重的考慮,集團董事會尊重逍遙子的決定,并任命集團CEO 吳泳銘兼任阿里云董事長與CEO,即日起生效。逍遙子將換一種方式,繼續在阿里和我們一起奮斗,迎接未來的發展。集團決定投資10億美金支持逍遙子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協助阿里對未來的科技布局打造更好的生態環境。”其中的關鍵是,張勇為何主動提出卸任阿里云董事長與CEO。2022年12月29日,阿里組織架構大調整,張建鋒不再擔任阿里云智能總裁,由張勇兼任阿里云總裁,滿打滿算,張勇在阿里云的時間也就九月余,何況他大部分的精力還要放在集團。一種可能是為了過渡——彼時,阿里云總裁確實沒有更好的人選,而且阿里云遭遇增長瓶頸,需要有足夠話語權的人幫助破局,張勇雖非技術出身,但他能夠調動阿里巴巴集團的資源,并且穩住阿里云的軍心,如果僅從過渡角度而言,張勇出任阿里云總裁是一個好選擇。另外,從接替馬云成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到僅占阿里集團布局一環的阿里云,從8000多億到1000億的營收,張勇所負責的攤子變小,阿里云也很難激起張勇的事業心。相反的案例有之,2021年亞馬遜云計算業務AWS的CEO安迪·杰西(Andy Jassy)接替貝索斯,成為亞馬遜第二任CEO。一般而言,大公司的權力更迭都很少出現CEO降職的情況,即便是單個業務的一把手,離開反而是常態。這也是外界從張勇接手阿里云時就關注的焦點。蔡崇信公開信中寫道:“四年前的今天,馬老師把董事長的接力棒交給CEO逍遙子,開啟了一家期望百年的企業傳承體系的第一步。時隔四年,逍遙子把棒交到我和吳泳銘手里,繼續延續阿里的傳承體系。正如四年前馬老師所說,這不僅是管理職務的交接,更是一個制度的傳承,是我們走向102年的基礎。”如上話語一定程度上為張勇正名,不是張勇個人的問題,而是從大局和制度傳承角度,到了該做出改變的時候。而對于張勇的離開,阿里巴巴給足了“名”和“利”。經阿里合伙人討論,決定授予張勇阿里史上第一個“功勛阿里人”榮譽稱號,同時,阿里巴巴集團決定投資10億美金支持逍遙子設立面向未來的科技基金。十六年,張勇留下了什么張勇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四年,但他加入阿里巴巴已經有十六年,并且一直在阿里的核心業務。2007年,張勇從盛大CFO一職離開,加入淘寶網首席財務官,參與設計淘寶商業模式,幫助淘寶在09年年底實現盈利。2008年,張勇兼任淘寶網首席運營官兼淘寶商城總經理。2011年,天貓成為獨立業務后,張勇出任總裁,同期創立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并將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網購狂歡節。2013年,張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全面負責阿里國內和國際業務的運營,帶領公司成功向移動轉型,張勇還主導了阿里巴巴集團多項重要戰略投資,包括蘇寧云商、海爾電器、銀泰商業集團、新加坡郵政等。2015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張勇接任阿里集團首席執行官(CEO)。張勇在阿里組織部會議上發表接任演講,明確全球化、農村和云計算大數據是阿里的三大戰略方向。同年12月,張勇發表員工公開信,宣布阿里巴巴進行組織升級,調整為“小前臺,大中臺”的組織架構。2019年9月10日,張勇接替馬云,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蔡崇信提到:“我特別感謝逍遙子過去為阿里的付出與貢獻,他加入阿里16年來,成績斐然。他創造了雙十一這個家喻戶曉的全球消費者狂歡節、帶領天貓快速發展推動了品牌企業全面互聯網化的大潮、帶領團隊讓阿里順利跨越到無線時代、帶領集團在多個領域和全球進行布局。 過去四年逍遙子接任集團董事長后,面臨了抗擊疫情、外部商業環境劇烈變化等眾多挑戰,他帶領阿里穩住大盤,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張勇在阿里巴巴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CFO出身卻能把業務做得井井有條,也成為馬云信任的接班人。過去四年,阿里巴巴內外部遭遇嚴峻的挑戰,表現并不算好,但也很難有人比張勇做得更好,直至今日,阿里張勇時代正式落幕,不是張勇變了,更多是時局變了。阿里云懸而未決“被動看到了消息”,一位阿里云員工表示。剛穩定不久的阿里云,又迎來不安和忐忑。相比于張勇的集團職務,各項事務都預先做好了籌劃,他作為阿里云總裁的角色變化,讓人更加措手不及,即便是阿里內部員工也頗感意外,這看起來不像是一次充分準備好的交接。據鈦媒體App了解,張勇任職阿里云總裁的九個月內,相當比例的時間用于重新確立管理層和戰略方向,阿里云所遭遇的增長瓶頸,尚沒有良藥可醫。8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布新一季度業績,阿里云收入增長4%至251.23億元,經調整EBITA利潤增長106%至3.87億元。阿里云該季度收入增長主要受到存儲、網絡和AI計算相關產品驅動,部分被CDN需求正常化抵消增幅。從客戶分布維度,收入增長主要受到金融服務、教育、電力和汽車行業驅動,部分被主動縮減項目式收入的舉措所抵消。張勇表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模型訓練和推理場景,對AI云服務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由于短期內GPU在中國市場供應的緊缺,使得這樣的需求只得到了部分滿足,AI相關服務所帶來的增量機會剛剛開始得到釋放。他認為,“模型訓練和推理服務所需要的高性能、低成本算力,為云計算服務的發展打開了全新的空間,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各行各業的結合,阿里云將長期從中受益。”阿里云看到的機會,同樣也是所有云廠商看到的機會,這背后的行業共識是,云計算行業沒有太多新故事,隨著央企云、國企云不斷攫取市場的增量客戶,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云廠商,增長飛輪失去了源動力,轉攻為守。如今,阿里云又迎來了一位兼任總裁,吳泳銘是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也是阿里巴巴第一代程序員,先后擔任支付寶技術總監、中國雅虎P4P(按效果付費)產品及技術總監、一淘網總裁、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阿里健康董事會主席等職務。吳泳銘花名“東邪”,阿里內部人稱其為“吳媽”,和張勇相似的是,吳泳銘也是一邊負責阿里集團事務,一邊分心照顧阿里云,不算是阿里云最好的解決方案,蔡崇信和吳泳銘完全有可能為阿里云尋找一個更加合適的總裁,而阿里內部人更易于過渡和交接。9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在港交所發布自愿公告,宣布管理層交接已按計劃順利完成,阿里云智能集團的分拆計劃將繼續執行,阿里云上市計劃不會改變,近日有消息透露,阿里云擬以介紹形式赴港上市,或將從國有企業進行一輪私募融資,集資約100億元至200億元人民幣,潛在投資者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國有資本的加入,能夠幫助阿里云消除市場上的不信任因素。張勇去職,吳泳銘接任,阿里云仍然懸而未決。“功名成遂真豪杰,更自逍遙享太平”。阿里巴巴的時代變革還在繼續,一切似乎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而對于張勇來說,逍遙自今始。(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作者|張帥,歡迎添加作者微信mr3right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