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女教師用戒尺打學生手心,家長不淡定了,網友卻稱“太矯情”
分類: 最新資訊
養生詞典
編輯 : 養生知識
發布 : 12-09
閱讀 :228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不知何時起,學生仿佛成了“易碎品”一般,別說是家長批評教育了,老師更是不能動學生一根手指頭,若是想要體罰、批評的話,稍有不慎便會影響自身的“飯碗”與口碑。素質教育的發展下,家長更加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但與之而來的便是“佛系教師”逐漸增多,主打的便是上課認真工作,下課找不到人,雖說有人認為教師這樣的行為是不負責任,沒有師風師德等。但對于諸多教師來講,“佛系”往往也是最好的“保命符”,畢竟誰也不想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與其受家長、學生所裹挾,還不如自己看開一點,那么嚴格干嘛呢?職校女教師用戒尺打學生手心,家長不淡定了,網友卻稱“太矯情”!“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而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往往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方方面面,當學生能夠遇到一位認真負責且熱愛教育行業的教師,也會是學生的“幸運”。每個教師的性格都是不同,有的教師嚴肅認真、鐵面無私,還有的教師溫柔和睦,善解人意,還有的教師性格開朗,常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并且還會“稱兄道弟”。只不過,當學生不小心犯錯誤或做錯事情的話,那部分教師也會采用懲罰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知到錯誤,但在家長的眼中,卻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老師體罰學生那怎么能行呢?四川巴中市職業中學旅游班的一位女教師,用戒尺打學生手心,還恰好被班級學生拍下并發到網上,而再看職校女教師打學生手心,后面還有排隊等著打手心的學生,也讓不少家長不淡定了。家長直呼:身為老師怎么能這樣教育學生?不配當老師!還有的家長認為,這老師用戒尺打學生手心不像是訓誡,很明顯就是“泄憤”,怎么啥樣人都能成老師了啊?但網友卻稱:“太矯情,碰不得罵不得,干脆領回家自己教”,還有的網友直言:適當的教育懲戒沒有任何問題,老師用戒尺懲戒學生也合情合理,可別整的嬌生慣養的!的確,對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上學階段被老師打幾下手心,那是在常見不過的事情了,不光在學校要被老師教育,回到家后還要被父母打一頓,臨了還要叮囑老師“隨便打,不聽話就接著打”,并感謝老師的管教,但反觀現在的學生個個都“嬌滴滴”的,好像是個“寶貝”一般。換個角度去看,職校老師還能夠對學生耐心教導,并且看到學生犯錯還會批評教育學生,本意也是為了學生好,不想他們走上“歧路”,但明明很正常不過的打手心,卻被說成了是老師在“泄憤”,也難怪有網友會說家長“矯枉過正”了。教育懲戒并不等于“體罰”,老師也享有批評權、警告權以及沒收權等等,并且根據情況讓家長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若是學生存在眼中違規行為的話,老師還可以給予學生停學、休學的處理。但若當教師的懲戒權變成“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那估計在有能力的教師,也很難管教好學生,畢竟孫悟空頭上還有著“緊箍咒”呢,若是不讓老師合理的懲戒學生,那估計學生也會變得“無法無天”。教育懲戒該有“尺度”,家長別雞蛋里挑骨頭學生調皮搗蛋不服管教,是很常見的事情,尤其是進入到青春叛逆期后,那整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也會“不受控制”,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一樣,連說話也變得惜字如金,將“話不投機半句多”詮釋的淋漓盡致,而這也需要家長的悉心引導。家長與其用質問的態度去看待教師管教學生,不妨多花點心思去教育自家學生,少給老師添亂、添堵,即使學習成績沒有那么優秀,但是不惹事就要比其他學生強上許多。尤其是家長還要懂得“知足常樂”,好歹教師還有心思管教學生,而不是不管不問,連學生的情況都是一問三不知,那過度的“佛系教師”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不作為。寫在最后:如何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度和分寸,也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畢竟懲戒也要講溫度,讓學生認知錯誤、反思錯誤并培養學生的責任感、道德感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懲戒而懲戒,那意義也并不大!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