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有些人們并不是由于自己平常的姿勢不對而導致的駝背,甚至是在自己出生以后的時候就出現了駝背的情況,如果是天生駝背的話在治療方面的時候就會比較的麻煩的,主要就是由于先天性的疾病是沒有任何特效藥物可以去治療的,而且不是通過自己平常姿勢的調整而可以得到治療的,所以我們應該要怎么樣去治療天生駝背的呢?
正常情況下維生素D的代謝和血清鈣、磷濃度的變化有一系列的反饋調節,所以一般不致使人中毒。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D,由于維生素D及其代謝物在血中過飽和可引起中毒。對維生素D敏感者也可導致中毒。一般認為超過正常生理需要量50~100倍,如小兒每天用維生素D 500~125μg(2萬~5萬U),連服數周或數月即可發生中毒,關于維生素D的耐受量和中毒量個體差異頗大。誤服大量維生素D制劑也可引起急性中毒。
維生素D中毒的表現主要是高血鈣癥,異位性鈣化及纖維性骨炎。異位性鈣化可發生于多種臟器如主動脈、心臟、軟組織、較嚴重的為腎臟鈣化導致腎功能衰竭,發生于骨髓使骨硬化。臨床表現為厭食、惡心、嘔吐、頭痛、無力、低熱、嗜睡、口渴、多尿,尿中出現糖、蛋白質、紅細胞和管型、尿鈣陽性。血鈣>3mmol/L(12mg/dl)。X線檢查長骨干骺端臨時鈣化帶密度增加及增寬,骨干皮質增厚,骨質疏松或骨硬化。
如考慮有維生素D過量,應立即停藥,限制鈣和維生素D攝入。口服潑尼松2mg/(kg·d),也可使用降鈣素50~100U/d,肌內注射或使用二磷酸鹽及補充水分,大部分患兒能恢復。
維生素D缺乏病的預防應從圍生期開始,孕婦應有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供應豐富的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妊娠后期7~9個月可每天服維生素D 25μg(1000U)或給維生素D2 2500~5000μg(10萬~20萬U)一次口服,每天應由膳食中補充1000mg元素鈣,不足的需用鈣劑補充。新生兒期應提倡母乳喂養盡早開始戶外活動,接觸日光,由于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因此應開窗曬太陽。目前認為新生兒即有維生素D缺乏或亞臨床維生素D缺乏的危險。我國的維生素D膳食推薦量為10μg/d(400U/d)。嬰幼兒需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如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每天1~2h戶外活動、補充維生素D、增加維生素D強化奶制品的攝入等。對于早產兒、雙胎、體弱兒、生長發育特別迅速的小兒可用維生素D3 7500μg(30萬U)一次肌內注射,也可口服膽維丁乳劑(商品名為英康利)15mg/支,內含維生素D3 30萬U。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和絕經期婦女亦應攝入維生素D和鈣劑,以預防骨軟化病和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其實對于天生駝背的人們來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維生素d,這種物質的缺少才會導致自己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的,那么如果想要去治療的話最主要的就是應該要讓自己的身體當中補充充足的維生素d,不過維生素d也不能夠服用過量的,一旦得到緩解就應該要立即停藥。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