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近段時間以來,因不當食用“中藥蔬菜”前來醫院就診的病人越來越多,而歸根結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過分夸大或小看了中藥蔬菜的藥性才引起的脾胃問題。而事實上,所謂“藥用蔬菜”,原意是泛指那些具有某些治療作用的蔬菜,如蔥姜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臨床可用于治療和改善輕癥感冒;大蒜有殺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痢疾;芹菜有降血壓作用,能幫助預防和緩解高血壓問題等等。但即便中藥蔬菜有一定的防病作用,也絕不等于就可以拿中藥材隨便作為日常蔬菜食用。
不是所有中藥都能入饌
“蔬菜”是指那些可以用來入饌食用的草本植物,是經過多年(甚至數百年、數千年)食用后而被證實對人體有益無害(或副作用極小)的食物,主要是為正常人提供營養成分的;而藥(包括中藥),是指藥物,主要用于防治疾病。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意思是說凡是具有治療疾病作用的藥物,也常常存在危害人體健康的副作用。所以,絕對不能簡單把中藥和蔬菜等同視之,而“藥食兩用”絕對并非意味著所有的中藥都可以入饌。
1.藥用蔬菜“營養不足”。
蔬菜無明顯的治療作用,副作用極小,適合健康人群長期食用;而“藥用蔬菜”治療作用雖然較明顯,較為適合患者食用,但卻不適合健康人群食用,因為。其營養價值較低,并不能滿足我們日常對于營養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而且如果頻繁長期食用,其副作用可能會對正常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2.老百姓對自身體質、中藥性味了解不多,或致錯食。
很多老百姓喜歡藥用蔬菜,主要是出于對其保健作用的認可。中醫治療疾病強調辨證論治、對證下藥,所以即使要吃那些“藥食兩用”的蔬菜,也應強調“對號入座”。如藿香為芳香化濕解表祛暑藥,在暑濕季節食用,效果較佳;而在寒冷季節食用,就未必適宜了。但是,對于這些中藥材的具體藥性,卻并非每一個普通市民都能爛熟于心,所以一旦對于自己的體質了解不清,食用了錯誤的中藥蔬菜,很可能會引發或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下一篇:埋在嘴邊的“毒藥”你卻天天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平常的“感覺”竟騙了自己許多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