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養生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養生知識學習網站!
蘇子里面最常用最廣泛的就是紫蘇子和白蘇子,這兩種植物有一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一定不同的地方,白蘇子有香氣,有治咳喘有痰,治療氣滯便秘等作用,紫梳子有潤腸,化痰止咳等功效,紫蘇籽在營養功效和藥用價值方面更為廣泛,也可以做成紫蘇油。
白蘇,一年生直立草本,有香氣,高0.5-1.5m,莖綠色,圓角四棱形,多分枝,除基部外,密生細長白毛。葉對生;葉片卵形或圓形,長3一9.5cm,寬2-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均綠色而具毛,下面稍蒼淡且有腺點;葉柄長10-45mm,密被白毛。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苞片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狀;萼鐘狀,具5齒。
紫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成熟果實。多系栽培。主產于湖北、江蘇、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濕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以疏松、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肺經。功效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臨床用名有紫蘇子、炒紫蘇子、蜜炙紫蘇子、紫蘇子霜。條脈紋,分2唇,外面有毛及腺點,內面喉部有長柔毛1圈。
紫蘇含有揮發性的紫蘇醛等芳香物質,民間常用其去腥、增鮮、提味。《調鼎集》載:“平時將薄荷、胡椒、紫蘇、蔥、香橡皮、桔皮、菊花及葉同曬干,捶碎收貯。剖魚入水,取以洗擦,不但解腥,其味尤美。” ,漢代《七發》賦中的“鯉魚片綴紫蘇”有可能魚片是生食的(周代已有魚膾,即魚生;東漢廣陵太守陳登便嗜食“生魚膾”),而紫蘇則用來增香去腥。由于紫蘇汁液是紫紅色的,許多食品加工廠還將紫蘇作為梅醬、腐乳等食品的染色劑。
下一篇:電飯煲豬肉干的做法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蒸洋蔥水一天吃多少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